墙体保温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墙体保温主要是通过对墙体表面或内部进行一定的处理,起到保温节能、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现今的墙体保温根据构造和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外墙夹心保温系统、外墙自保温系统。

一、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垂直外墙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和防护层,对建筑物进行保温隔热。

优点:适用范围广;保温隔热效率高,相同保温材料与厚度,外保温效率比内保温高30~40%;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通过优化设计,基本可以消除热桥的影响;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热舒适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墙体防水和气密性,减小外墙温度应力,抑制温度裂缝,提高外墙抗渗性,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不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

缺点:工序较复杂,工程造价一般;对保温系统材料的要求较严格;对保温材料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材料要求配套,对系统的抗裂、防火、拒水、透气、抗震和抗风压能力要求较高;要有严格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支持。

二、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系统:在外墙内表面设置保温层,对室内起保温作用。

优点:保温材料复合在外墙内侧,施工简便易行;保温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相对外墙较低;造价相对较低。

缺点:难以避免热桥的产生,在热桥部位外墙内表面易结露、潮湿甚至发霉和淌水;不利于内装修;防水和气密性较差;不利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护,增加结构墙体热能(膨胀变形)效应,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内保温板材出现裂缝比较普遍;会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

三、外墙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置于外墙墙体的内、外侧墙体之间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

优点:保温材料设置在外墙中间,有利于较好地发挥墙体本身对外界环境的防护作用。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季施工。

缺点:易产生热桥、内部易形成空气对流;在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比传统墙体厚;内外侧墙片之间须由连接件连接,构造较传统墙体复杂,施工相对困难;外围结构的热桥较多。在地震区,建筑中圈梁和构造住的设置,“热桥”更多,保温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内外墙保温两侧不同温度差使外墙主体结构寿命缩短,墙面裂缝不易控制、抗震性能差。

四、外墙自保温

外墙自保温系统:采用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功能的墙体材料(如保温砌块等)砌筑外墙。

优点:施工方便,建筑综合成本低,可与建筑物同寿命。

缺点:保温效果差,热桥多,难以满足高节能要求。

五、总结

我国刚开始进行建筑保温时,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墙内保温的做法。后来通过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吸收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绝大部分地区都逐渐确立了以外墙外保温这种构造形式为主的外墙节能做法,除某些特殊区域/场合外,现已基本很少见到外墙内保温的做法。

外墙外保温随着工程大面积的应用,在个别工程也出现诸如开裂、起鼓、脱落等问题。目前部分地区在推进墙体自保温的做法,以便一劳永逸。但由于实际效果及质量的问题,暂时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但从综合角度来看,外墙外保温具有墙体外部热能损失低、室内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低、避免内墙表面结露、表面装饰有更多的选择、良好的性价比、安全可靠性好等优点,目前仍然是外墙较为常见且成熟的保温系统。